banner

banner

google adsense

2014年8月31日 星期日

可以贏、他故意不贏!他輸掉冠軍,卻贏得世界掌聲 !

一場舉辦在西班牙北部那瓦(Navarre)自治區的比賽,主辦單位在靠近終點大約10公尺的地方設置一個氣球拱門,作為頒獎地點;來自肯亞的運動員穆太是比賽中盤的領先者,他跑過拱門時,誤以為自己已經越過了終點。

由於語言不通,儘管西班牙的觀眾不斷提醒穆太,他也沒有意識到這個嚴重的錯誤:終點還在前方10公尺處,他還沒跑完。

此時,來自西班牙的運動員安納亞已經從後方追上,眼看就能輕易超越。

然而,安納亞並沒有這麼做。他選擇從後方推了穆太,提醒他繼續往終點前進!並引導他跑向終點。

賽後,穆太走到安納亞面前向他鄭重致謝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安納亞每日辛苦訓練,非常期望這次能夠拿到冠軍,晉身西班牙越野精英賽,並且可以加入盼望已久的國家隊。這次比賽其實是安納亞重要的人生轉折關頭!

安納亞事後接受訪問時表示:「我只是做了我應該做的事,穆太才是真正的第一名;如果他沒有看錯終點,我根本不可能追上他。」

安納亞的教練馬丁‧費茲(martn fiz) 盛讚徒弟的高貴品德,他說:「比賽就是要贏,安納亞沒有成為更優秀的運動員,但成了一個更優秀的人。」

雖然安納亞輸掉這場比賽,但他提醒穆太繼續跑的畫面已經傳到全世界,並在上傳網路後獲得熱烈回響,讓許多人明白:很多時候,名次不一定是最重要的事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省思:
運動場上運動員追求的就是名次第一,甚至許多運動員會想盡辦法不擇手段,只為了贏得比賽冠軍!

但這位西班牙選手可以趁肯亞選手語言不通又不知道終點未到,放慢腳步之時,輕易追過贏得冠軍,卻選擇從後面推肯亞選手一把,讓該選手在自己之前先到達終點,也放棄自己人生重要的轉折關口,無法加入國家隊(西班牙要冠軍才能加入國家隊,生活也有保障)。

【機器人與孤獨的婆婆】一部很精緻感人的動畫,跟大家分享

 
這是一部很精緻感人的動畫,跟大家分享 故事情節如下: 一位婆婆時常沒有人陪, 她的兒子因生活忙碌,所以沒空照顧她, 婆婆每天孤單的在家。 有一天,他兒子寄了一個包裹給她,婆婆把它打開後發現裡面是一個機器人。 之後的每一天,婆婆都是和這個機器人一起生活, 機器人打掃屋子,每天等婆婆從農場回來, 一日復一日,婆婆和機器人的感情變得很好。 每當機器人沒電的時候, 婆婆就會幫牠換電池。 有一天,機器人在電視機上看見馬戲團表演, 婆婆看到他很喜歡,所以買了兩張馬戲團的票給它。 機器人非常高興。可是機器人一轉頭, 婆婆就閉著雙眼坐在藤椅上。 機器人想搖醒婆婆,但婆婆沒有反應。 機器人以為婆婆和他一樣,沒電了。 所以它在抽屜裡找來了一個電池,放進婆婆的口袋裡。 婆婆還是沒有反應, 機器人再去找來很多的電池塞進婆婆的口袋裡,可是婆婆已經死了,所以婆婆沒有反應, 機器人很傷心,它抱著婆婆哭了很久。 婆婆最終還是來不及和機器人一起去看馬戲團。 機器人在往後的日子,用剩餘的電池在家裡打掃。 電用完了,機器人停止運作。 最後機器人看見婆婆,終於可以一起去看馬戲團了。 人氣熱門短片:《最後的編織The Last Knit》,非常震憾!

《最後的編織The Last Knit》,非常震憾!

分享這一段七分鐘的影片
《最後的編織The Last Knit》,非常震憾!
這是來自芬蘭,在2005年製作的精采動畫,它是難得一見、很有深度的西方經典寓言故事。
全片沒有一句對白,却會讓人深思及探索如何智慧的度過我們的人生。 

精緻感人動畫 【機器人與孤獨的婆婆】

為你做牛做馬的女人就是媽,你怎能不愛她?

感謝一位朋友寄來的很棒的一段話:
女+馬=媽
為你做牛做馬的女人就是媽,你怎能不愛她?
3歲時:媽咪,我愛你。    
10歲時:媽,随便啦。     
16歲時:我媽真的很煩。    
18歲時:想要離開這個家。     
25歲:媽,你當時是對的。    
30歲:我想要去我媽家。    
50歲:我不想要失去我媽。   
70歲:只要我媽還能在這,我願意為了我媽放棄一切。 
對媽媽,我們說的話最多的是:“媽,我衣服在哪?”“媽,我們晚飯吃什麼?”“媽,我能出去嗎?”“媽,我餓了。”  

而對爸爸,說的最多的 話是:“爸,我媽在哪?” 

我們只有一個媽,怎能不愛她!
生病時,媽媽說:別嚇媽媽;
吃飯時,媽媽說:別管媽媽;
結婚時,媽媽說:別牽掛媽媽;
媽媽病時,媽媽卻說:媽媽没事。

我有一個好媽媽,時光請你別傷害她,
如果有一天,當媽媽站也站不穩,走也走不動的時候,請你緊緊握住她的手,陪著她慢慢走,就像當年她牽著你一樣。

沒有傘的孩子,才會努力奔跑

當父親歎著氣,顫抖著手將四處求借來的 4533 元遞來的那一刻,他清楚地明白交完

4100 元的學費、雜費,這一學期屬於他自由支配的費用就只有 433元了!他也清楚,老邁的父親已經盡了全力,再也無法給予他更多。 
“爹,你放心吧,兒子還有一雙手,一雙腿呢。” 
強抑著辛酸,他笑著安慰完父親,轉身走向那條彎彎的山路。轉身的刹那,有淚流出。 
穿著那雙半新的膠鞋,走完 120 里山路,再花上 68 塊錢坐車,終點就是他夢寐以求的大

學。 到了學校,扣除車費,交上學費,他的手裏僅剩下可憐的 365塊錢。 5 個月300 多塊,應該如何分配才能熬過這一學期? 
看著身邊那些脖子上掛著 MP4,穿著時尚品牌的同學來來往往,笑著沖他打招呼,他也跟著笑,只是無人知道,他的心裏正淚水洶湧。 
飯,只吃兩頓,每頓控制在 2 塊錢以內,這是他給自己擬定的最低開銷。即便這樣,也無法維持到期末。 
思來想去,他一狠心,跑到手機店花 150 塊買了一部舊手機,除了能打能接聽外,僅有短信功能。 
第二天學校的各個宣傳欄裏便貼出了一張張手寫的小廣告:“你需要代理服務嗎? 
如果你不想去買飯、打開水、交納話費 ⋯⋯ 請撥打電話告訴我,我會在最短的時間內為你服務。校內代理每次 1 元,校外 1 公里內代理每次 2 元。” 
小廣告一出,他的手機幾乎成了最繁忙的“熱線”。 
一位大四美術系的師哥第一個打來電話:“我這人懶,早晨不願起床買飯。這事就拜託你了!”。 
“行!每天早上七點我準時送到你的寢室。” 
他興奮地剛記下第一單生意,又有一位同學發來短信:“你能幫我買雙拖鞋送到 504 嗎? 

41 碼 ,要防臭的。” 
他是個聰明的男孩。入校沒多久,他便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:校園裏,特別是大三大四的學生,“蝸居”一族越來越多。 
所謂“蝸居”就是一些家境比較好的同學整日縮在宿舍裏看書、玩電腦,甚至連飯菜都不願下樓去打。而他又是在大山裏長大的,坑窪不平的山路給了他一雙“快腳”。上五樓六樓也就是一眨眼的事。當天下午,一位元同學打來電話,讓他去校外的一家外賣速食店,買一份15 元標準的速食。 他掛斷電話,一陣風似地去了。來回沒用上 10分鐘。 
這也太快了!那位同學當即掏出 20 塊錢,遞給他。 
他找回 3 塊。因為事先說好的,出校門,代理費 2 元。做生意嘛,無論大小都要講信用。 
後來就沖這效率這信用,各個寢室只要有採購的事,總會想到他。能有如此火爆的生意,的確出乎他的意料。有時一下課,手機一打開,裏面便堆滿了各種各樣要求代理的資訊。 
一天下午,傾盆大雨嘩嘩的下,手機卻不失時機的響了,是位女生髮來的短信。 
女生說,她需要一把雨傘,越快越好。接到資訊,他一頭沖進了雨裏。 
等被澆成“落湯雞”的他把雨傘送到女生手上時,女生感動不已,竟然給了他一個溫暖的擁抱! 
那是他第一次接受女孩子的擁抱!他連聲說著謝謝,淚水止不住的湧出 ⋯⋯ 
隨著知名度的提高,他的生意越來越好,只要顧客需求,他總會提供最快捷最優質的服務。 
仿佛是一轉眼,第一學期就在他不停地奔跑中結束了。寒假回家,老父親還在為他的學費發愁,他卻掏出 1000 塊錢塞到父親的手裏:“爹,雖然你沒有給我一個富裕的家,可你給了我一雙善於奔跑的雙腿。憑著這雙腿,我一定能‘跑’完大學,跑出個名堂來!” 
轉過年,他不再單兵作戰,而是招了幾個家境不好的朋友,為全校甚至外校的顧客作代理。 
代理範圍也不斷擴大,慢慢的從零零碎碎的生活用品擴展到電腦配件、電子產品。 
等這一學期跑下來,他不僅購置了電腦,在網路上擁有了龐大的顧客群,還被一家大商場選中,做起了校園總代理。 
奔跑,奔跑,不停地奔跑,他一路跑向了成功。他說,大學四年,他不僅要出色地完成學業,還要賺取將來創業的“第一桶金”。 
他把“第一桶金”的數額定為 50 萬。他的名字叫何家南,一個從大興安嶺腹地跑出,直跑進省師範大學的大三學子。 
如今雖然做了校園總代理,可他依然是他,依然是那個樸實、勤快、為了給顧客打一壺開水賺取 1 元代理費,而像風一樣奔跑的大男孩!

如果是你,怎麼辦呢 ? 你會像其中主人翁那樣,還是抱怨父母及社會呢?。 

健康 、熱忱、 有目標 心意更新而變化 ..... 
可以築岀自己的美夢啊 .........

花若盛開,蝴蝶自來。人若精彩,天自安排。

很棒的文章,與大家共勉之!

我們生命中的一切所願,其實不應該用“追求”,而應該用 “吸引”。

曾經,有一個人為了得到美麗的蝴蝶, 便買來一雙跑鞋、一只網子,穿上運動服,
追逐奔跑了很久,终於在氣喘吁吁、滿頭大汗中抓到幾隻。

可是蝴蝶在網子裡恐懼掙扎,絲毫没有美麗可言。
一有機會,蝴蝶就會飛走。

這就叫“追求”。

另一個人也很喜歡蝴蝶,他買來幾盆鮮花放在窗台,
然後靜靜地坐在沙發上品著香茗,望著蝴蝶翩翩而來,
心情猶如吸蜜的蝴蝶。

這就叫“吸引”。

"追求",是從自我的角度考慮,忽視了事物内在的微妙規律,所以常常事與願違。
"吸引"則是從完善自我、奉獻自我出發,順應了天理,投其所好,因而皆大歡喜。
「花若盛開,蝴蝶自來。」
「你若精彩,天自安排。」
請努力完善自己,創造自然的吸引力吧。

【念頭決定的】--能領心相

有一個人,在某個下雨天搭乘公車,車上的乘客擠得像沙丁魚一般。
在不耐中,他突然覺得某個人的雨傘尖碰到了他的腳踝。
他本想轉頭對那不知輕重的人還以顏色。
但車裡實在太擠了,他根本無法轉身。
當車子搖晃時,那雨傘尖就刺得更重,
他心中的怒火逐漸升高,心想等一下非好好訓斥對方一陣不可。
好不容易到了一個大站,下去了一些乘客,
他終於有了回轉的餘地,憤怒地以皮鞋頂開那刺人的雨傘尖,
然後轉身以最嚴厲的表情怒視那個“不長眼”的乘客。
結果他發現對方竟是一個盲人,刺到他腳踝的並非他想像的雨傘尖,而是她的拐杖!
他心中原本難以扼抑的一股怒火突然消失無蹤,而腳踝似乎也不再那麼疼痛。

為什麼整個感覺會突然轉變呢?沒錯,是想法變了。
表面看來,這個人的憤怒是起因於刺痛他腳踝的“那個人”和“那件事”,
但其實是來自“這個人真魯莽又無禮”的想法。
所以,當他發現對方是個盲人時,
他的“想法”變了,隨之“感覺”也就轉變。

在《莊子》裡也有一則故事,大意是這樣:
在一個煙霧彌漫的早晨,有一個人劃著船逆流而上。
突然間,他看見一隻小船順流直沖向他。
眼看小船就要撞上他的船,他高聲大叫:
“小心!小心!”但是,船還是直接撞上來,他的船幾乎就要沉了。
於是他暴跳如雷,開始向對方怒吼,口無遮攔地謾駡著。
但是,當他仔細一瞧,才發現原來是條空船,因此氣也就消了。

如果你被樓上的人灑了一身水,你很可能會對他大聲叫喊;甚至大罵。
但如果天空忽然下雨把你淋濕,即便你是一個脾氣不好的人,也不會大發雷霆。

很多時候,事情本身不會傷害你,傷害你的是你對事情的想法!
事情發生大小不重要,重要的是你的想法。
念頭不變,命運就無法改變,念頭一變,你的世界就開始變!

“佛法說:若人欲了知, 三世一切佛, 應觀法界性, 一切唯心造”

「需要」爸爸買,「想要」自己付!

經濟嚴冬,我最想教孩子需要與想要的差別,那叫價值觀。

女兒訕訕的提出要求:「鞋子壞了,要買一雙!」

我定睛望一望鞋底,的確磨損了一個大洞,應該更換了。

我問明喜歡的品牌與價錢,撥了一通電話打探,開體育用品店的朋友並未進貨。這款鞋子,但保證調得到貨,言明七折,他說專賣店不打折的。

我趕緊把成果向女兒報告,她卻回我:「已經約好球球的,今天就要去買。」

我算一算差價,高達一千元,就差三天,有必要花這一千元嗎?我臉色微慍表達我的感受。

事實上,這幾年來工作賺錢的確不易,我早有盤算讓孩子早點明白,家中的錢是怎麼來的?

兩個方向是我的收入來源,一是演講,二是寫作,大約都是薄酬,難以致富。尤其是出版的書,以一本定價250元計算,初版版稅是25元,我以簡單的算術讓她明白,25x10,25x100以及25x1000的答案,分別是250元、2500元、25000元。

我反問他,多嗎?說畢,我把一綑四十本的書綁好,放在她的手上讓她拎拎,並且告訴她,版稅正好一千元,如果當天想去買鞋,請順便帶去賣,得了一千元差額就可以購買了。

我走進書房,繼續未完成的稿子,十分鐘後她走了進來,告訴我決定:「爸爸你幫我買好嗎?」

也許她瞭解我的比喻了,我摸摸她的頭,希望真懂。

想要與需要,是我想提醒她的生活哲學,需要是一種必要,比方說,茶米油鹽醬醋茶,不吃會餓,不喝會渴,與健康有關的全算在列;想要的則是欲望了,沒有必要卻硬要,比方說,已經有了五雙鞋子,但是一經流行,再買一雙,其餘幾雙束之高閣,這就形同浪費。

我提醒兒女,「需要的」我付錢,「想要的」自己付,因為我非有錢之人。能賺到錢是福分,必須珍惜,浪費就形同沒有賺錢。

我還說,錢只是媒介,有了它之後,應該通往幸福,否則就是賺到紙,賺到數字,外加忙碌、疲倦、壓力與心煩,即使如此還是滿足不了欲望的。

人的一生,需要真的不多,但想要的老是太多。

當時小三不盡理解我的想法的她,漸漸長大,就讀大學之後便明白了。

前幾天,我收到她的生日卡片,叮嚀我要注意健康,快樂一點,別太忙了,不用拚命賺錢,因為她會省吃儉用,設身處地替人著想了。

看來她已經會了數學,知道收入減去消費,得到(正數)的人,才能活得亮彩,否則庸庸碌碌,汲汲營營,最後淪為工作的奴隸。

除此之外,我在想,為什麼現在卡奴那麼多,是不是跟現在父母供給小孩太過充足以至於,小孩已經習慣得到""超過自己所能賺取""的享受,甚至可以""不勞而獲""了呢??

一位長輩的小孩最近結婚了,婚禮!之奢華富麗讓人好生羨慕,長輩跟我們炫耀,光小孩的結婚鑽戒要價150萬,因為他們一定要是蒂芬妮的!

可是我們發覺,他的小孩根本沒出去工作過,不曾出去賺過一分錢回來……到現在還不確定自己該靠什麼維生,他可知道這150萬需要付出多少才能賺得回來??

萬一他的父母離開他了,他該去哪裡找到這種不勞而獲的機會呢??靠信用卡??我們給孩子""太富足""的生活有時,不見得對他們有好處……

出處:網路文章

活出美麗人生【防女童被性侵,一位媽媽改寫了童話故事...】

每次看見女童被性侵的新聞, 我都非常難過,因為我們都有兒女。 如果機械地告誡孩子“要小心男老師和校長, 他們有可能會傷害你”,就會讓孩子喪失對世界的信任,甚至令她對異性產生恐懼,影響她未來的婚戀觀。 
到底要怎麼做,才能既提醒女兒,又不會傷害到她呢?有一天,我看了一部電影《美麗人生》,突然有了靈感。
這個電影講的是納粹時期的故事,全家被抓入集中營後,父親為了不讓孩子留下心理陰影,就對兒子說,集中營裡發生的一切都只是一個遊戲,只要不違反遊戲規則,就能獲得一部坦克。 雖然集中營的生活很恐怖,但是孩子卻快樂地生存下來,直至獲救,心中依然充滿愛與希望…… 我決定像這位聰明的父親一樣,用一種柔和的方式,幫女兒建立起保護自己的意識—改編童話故事。 
女兒很喜歡芭比娃娃,有很濃的“公主”情結。所以, 我特地在她6歲生日那天,送了一個美麗的芭比公主玩偶給她,並且溫柔地說:“做公主可不是那麼容易的,她們必須遵守芭比學校的公主守則。否則就算穿得再漂亮,也不是真正的公主。” 聽了我的話, 女兒連忙追問:“那芭比學校有什麼公主守則呢?”  “我每天給你講一個故事,每個故事裡都有一條公主守則,怎麼樣?” “好呀好呀,我最喜歡聽故事了! ”女兒歡呼雀躍道。 我給女兒講的第一個故事是《新白雪公主》: “白雪公主深知男女有別,所以雖然跟7個小矮人是好朋友,但每次洗澡和換衣服時,她都會關好門窗,而且每晚都會回自己的房間睡覺。 其實白雪公主,並沒有真的吃下巫婆給的毒蘋果。她趁巫婆不注意,偷偷換了一個好蘋果,然後假裝中毒。如果真的中毒,怎麼會那麼容易就活過來呢? 白雪公主會換蘋果,是因為她知道,公主不能吃陌生人給的食物,否則自己就會有危險。 而且當時小矮人不在家,如果直接揭穿巫婆的詭計,她可能會受到傷害……” 女兒驚訝地叫道:“原來是這樣呀! 我就覺得白雪公主不該那麼笨, 死了一次又一次,否則王子怎麼會喜歡她呢?” 
接下來的一段時間,我又對《灰姑娘》《豌豆公主》等童話,進行了改編:“灰姑娘之所以要在12點之前趕回家,不僅僅是怕美麗的衣服和鞋子被打回原形,還有一個原因是,她覺得一個好女孩,不應該在外面待到太晚。 正因為她的堅持,王子才被她深深打動了, 認為她不只擁有美貌, 而且還是個自尊自愛的好姑娘,適合當未來的王后……” “在得知豌豆姑娘是真正的公主之後, 王子高興地送了一條項鍊給公主, 並邀請公主當晚留宿在自己的房間裡。 公主果斷地拒絕,並且告訴王子, 真正的公主在婚禮之前, 是不會跟男子住在同一個房間的, 也不會隨便接受別人的禮物。 你的做法不像一位真正的王子,所以我不會同你結婚。 後來王子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,再三向公主道歉, 並且保證在結婚之前一定不會冒犯公主, 豌豆公主這才原諒了他……” 不知不覺中,我改編了十幾個童話。 
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,盡量把故事講得生動有趣,女兒也饒有興致地從中總結出了許多公主守則,比如背心褲衩覆蓋的地方絕不能讓人摸、不能接受陌生人的飲水食物、不要跟男子獨處一室,就算是自己的長輩、老師或者校長也不可以…… 有時候,女兒也會發牢騷, 問我:“王子不是負責保護公主的嗎, 為什麼公主還要這麼小心翼翼地保護自己呢?” 我告訴女兒:“王子要等公主20歲以後才會出現。 在王子出現之前,公主必須學會保護自己, 優雅而高貴地活下去。 如果公主因為不會保護自己而受到傷害, 那麼她可能等不到王子出現的那一天, 就變成天上的星星了。 
而且,如果公主什麼也不做, 只會被動地等待王子拯救,她或許因為美貌一時吸引王子,但是不會被王子所尊重,更不會成為王子的妻子。 ”聽了我的話,女兒似懂非懂地點點頭。 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,我幫助女兒建立起了較強的防護意識。 現在的她,非常有原則,也懂得巧妙地保護自己。 
有一次,我因為有事把女兒託給開精品店的妹妹照顧。 妹妹臨時外出進貨,店裡只剩下女兒和一個年輕的男店員,於是女兒便跑到隔壁一對夫婦開的店裡玩,直到妹妹回來才返回店中。 妹妹問她為什麼不待在店裡看電視,她當時沒說什麼,事後卻悄悄告訴小姨,公主要懂得保護自己,所以最好不要跟男生單獨待在一起。 自己之所以剛才沒說,是怕店員哥哥不高興…… 妹妹告訴我這件事時,我很高興:對一個母親來說,能賦予孩子保護自己的能力,讓她像一株帶刺的玫瑰,安全而美麗地綻放,還有什麼比這更值得欣慰的呢? 這篇如何提高小公主們的自我保護意識 - 芭比學校的公主守則,獻給所有的母親和孩子.... (*網路文章)

有時侯笨一點


世間上的是與非

從前有一位老和尚,精通心術,善能調伏心猿意馬,故名意斷。有一天,心意忽然妄動,教徒弟們擺設擂台,公開對心經。並訂立原則:凡能對上心經的人,不但賞賜五百個銅錢,還可以進入寺裡,吃最好的齋菜,住宿最高級的禪房。
由於條件優厚,從朝至暮,上台對心經的人的確不少,但都敗下陣來。 意斷看看已經日落西山了,正想回寺,卻看見一個衣衫破舊的老太婆,手裡提著幾雙爛鞋,向著擂臺走來。
意斷站在台上很輕蔑的說:「你來對心經?」老太婆說:「沒錢買飯吃,只好如此了。」於是一僧一俗,便對起心經來。老和尚他,往自己頭上一指,老太婆她,卻往自己的腳一指;第一個回合,算是對通了。
接著老和尚他又摸一摸肚皮,她卻拍一拍自己的屁股。 他伸出五隻手指,她出示出八個手指。他左手向下偏斜,她右手向上舉起。
四個回合過後,意斷驚喜的說:「妙哉!妙哉!請呀!」就這樣,老太婆被迎進寺裡,吃上好的齋,住上等的嘉賓房,並獲得五百個銅錢的賞賜。意斷對於老太婆的才華,敬佩得幾乎五體投地,徒弟甲問:「師傅,老太婆的心經對得如何?」意斷無限感慨的說:「唉!人不可以貌相,海水不可以斗量,我的心經給她對絕啦!
我說:頭頂青天;她說:腳踏大地。
我說:滿腹經論;她說:穩坐蓮花。
我說:學富五車;她說:才懷八斗。
我說:請上西天;她說:擊倒泰山。
啊,真了不起呀!」因此,徒弟們對老太婆也不敢怠慢,侍奉更加殷勤週到。徒弟乙對著老太婆豎起姆指說:「你老人家能夠對得上我師傅的心經,真了不起呀!」

老太婆說:「那有甚麼困難呢!

他問:你是補帽的嗎?

我說:我是補鞋的。

他問:是不是用牛的肚皮補呢?

我說:是用牛的屁股皮補的。

他又問:補一雙鞋給五個銅錢行嗎?

我說:不行,要八個銅錢。

最後他嫌八個銅錢太貴,叫我走。

當時我的肚子餓得要命,就舉手想打他,俗語說:鬼都怕打,所以...。」

老太婆還沒有說完,和尚們早已捧腹大笑,東歪西倒...。同樣是一個動作,由於老和尚與老太婆的心思不同,見解不同,境界不同,所以想法與意念都不同。

以此類推,世界上同樣一件事,同樣一句話,由於各人的思想不同,學問知識不同,時代背景不同,立場與角度都不同,見解也就不能一致。

而人又是最固執的動物,每每喜歡固執自己的見解是對的,而強說他人的不是。

所以,基於妄想識心的分別,基於自我主觀的執著,世間上的確是沒有真實的是與非。

期盼大家可以團結,不再分裂對立;只要心中有愛,所有難題將會迎刃而解。

弘一大師格言別錄


人生平均只有7次決定人生走向的機會

哈佛一調查報告說,人生平均只有7次決定人生走向的機會,
兩次機會間相隔約7年,大概25歲後開始出現,
75歲以後就不會有什麼機會了。
這50年裡的7次機會,
第一次不易抓到,因為太年輕;最後一次也不用抓,
因為太老了。
這樣只剩5次,這裡面又有兩次會不小心錯過,
所以實際上只有3次機會了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老喇嘛對小喇嘛說:當你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,你在哭,
但別人都很開心;
當你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,別人都在哭,你自己很喜悅。
所以,死亡並不可悲、生命亦不可喜。

燒鍋開水,生火到一半時 發現柴不夠,你該怎麼辦?

師父問:如果你要燒鍋開水,生火到一半時
發現柴不夠,你該怎麼辦?
有的弟子說趕快去找柴,有的說去借,有的說去買。
師父說:為什麼不把鍋裡的水倒掉一些呢?
世事總不能萬般如意,有捨才有得。

老王的年終獎金

1、老王辛苦了一年,年終獎拿了1萬,左右一打聽,辦公室其他人年終獎卻只有1千。老王按捺不住心中狂喜,偷偷用手機打電話給老婆:親愛的,晚上別做飯了,年終獎發下來了,晚上咱們去你一直惦記著的那家西餐廳,好好慶祝一下!

2、老王辛苦了一年,年終獎拿了1萬,左右一打聽,辦公室其他人年終獎也是1萬,心頭不免掠過一絲失望。快下班的時候,老王給老婆發了條短信:晚上別做飯了,年終獎發下來了,晚上咱們去家門口的那家川菜館吃吧。

3、老王辛苦了一年,年終獎拿了1萬,左右一打聽,辦公室其他人年終獎都拿了1.2萬。老王心中鬱悶,一整天都感覺像壓著一塊石頭,悶悶不樂的。下班到家,見老婆正在做飯,嘟嘟囔囔地發了一通牢騷,老婆好說歹說勸了半天,老王才想開了些,哎,聊勝於無吧。把正在玩電腦的兒子叫過來,摸給他一百塊:去,到門口川菜館買兩個菜回來,晚飯咱們加兩個菜。

4、老王辛苦了一年,年終獎拿了1萬,左右一打聽,辦公室其他人年終獎都拿了5萬。老王一聽,肺都要氣炸了,立馬沖到經理室,理論了半天,無果。老王強忍著怒氣,在辦公室憋了一整天。回到家,一聲不吭地生悶氣,瞥見兒子在玩電腦,突然大發雷霆:你個沒出息的東西,馬上要考試了,還不趕緊去看書,再讓我看到你玩電腦,老子打爛你的屁股!

同樣數目的年終獎金,在不同的環境下卻給人造成了截然不同的感受。因為很多人的快
樂,在很多時候,並不在於自己有多好,而在於比別人好多少。很多的人痛苦,在很多
時候,並不在於自己有多不幸,而在於比別人更加不幸。這種無謂的快樂和不幸,不僅
浪費了自己的精力與感情,也使自己變得卑微與渺小。

正所謂,世上本無事,庸人自擾之。